沪市主板2022年近五成公司利润增长 消费等行业加速修复

来源:第一财经 2023年04月29日

沪市主板2022年度和2023年一季度成绩单出炉。截至2023年4月29日,沪市主板1689家上市公司(除交大昂立外)全部完成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


(资料图片)

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0.55万亿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扣非后净利润3.95万亿元,同比增长3%。相较2019年,3项经营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6%和7%。

2023年第一季度,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16万亿元,净利润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其中有288家公司发生亏损,亏损额合计280亿元,亏损家数、金额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

具体而言,前期调整幅度较深的接触消费类行业第一季度实现加速回暖,住宿餐饮、旅游、影视院线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5%、139%、200%;部分前期亏损行业实现扭亏,航空运输业第一季度亏损额72亿元,较上年同期收窄178亿元,较上年第四季度收窄302亿元;钢铁行业第一季度实现盈利22亿元,环比实现扭亏。

2022年超八成公司盈利

2022年度,沪市主板有6成公司营收扩大,3成公司营收超百亿。净利润方面,超8成公司实现盈利,近5成公司实现利润增长;311家公司发生亏损,亏损面较上年增加109家。

其中,实体类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25万亿元、净利润1.90万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3项指标增速均高于沪市主板整体水平;实现经营性现金净流入3.91万亿元,同比增长2%,覆盖2倍利润规模;总资产周转率0.70次,较上年有所提升,资产负债率59.7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就研发投入而言,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类公司合计研发投入8412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9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过10%,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计算机、电子、通信行业。大额研发投入为相关公司带来不俗的市场表现。截至2022年年末,研发投入金额超1亿元且研发强度超5%的高研发投入公司平均市盈率、市净率分别达46倍、3.59倍,高于其他公司36倍、3.15倍的平均估值水平。

具体从各个产业情况来看,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轨交设备、工控设备、能源重型设备、航空航天装备净利润同比增长9%、12%、19%、17%。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通信设备净利润同比增长113%。与此同时,光伏设备、电网设备受益于能源结构调整,净利润分别增长117%、59%。

2022年,沪市主板房企的业绩整体承压,营收同比下降9%、净利润出现亏损。从杠杆情况看,剔除预收账款后资产负债率平均值为71%,较上年基本持平。 2023年以来,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三支箭”政策持续发力,销售端出现反弹。2023年第一季度,房企净利润同比略有增长,环比2022年第四季度实现转正。

伴随各项扩大内需政策渐次落地见效,2022年沪市主板消费板块呈现复苏态势。必选消费方面,食品饮料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1%,农林牧渔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达50%。可选消费方面,家用电器、建筑装饰全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1%、8%。另外,邮政业、装卸搬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03%、19%、48%,对消费复苏形成支撑。

同期,稳外贸政策持续发力,沪市主板公司对外贸易实现较快增长。 956家披露海外业务收入的企业在境外创收6.24万亿元,同比增长20%,创利5919亿元,同比增长23%。

在市场信心持续修复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亦步入扩张区间。2022年,沪市主板实体公司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合计2.76万亿元,同比增长7%。其中,制造业增幅达18%,化工、电气机械、汽车行业同比分别增长37%、24%、22%。2023年第一季度,沪市主板实体公司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增幅达9%,龙头基建公司新签订单增幅达15%。

2023年已有11家公司锁定退市

2022年,沪市公司又如何借力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并购重组,外资投资情况如何?

首发融资方面,2022年沪市主板新增上市公司合计31家,融资规模1068亿元;再融资方面,全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合计104家,融资规模2706亿元,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司合计54家,融资规模1361亿元;债券融资方面,上交所债券市场全年为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发债融资规模约3020亿元。整体而言,沪市主板实体公司全年合计融资12.95万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直接融资金额1.32万亿元。

与此同时,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共计披露56单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合计交易金额2366亿元。传统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布局新业态,高端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重组标的占比约23%。同时,多家央企集团公司加快资源整合步伐。

沪市主板公司也持续用真金白银回馈投资者,全年共有1194家公司推出分红方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数的87%,现金分红总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同时,2022年,沪市主板公司新增披露回购计划174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679亿元,新增计划实施金额合计约34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常态化退市格局基本形成。2023年年初以来,已有11家公司锁定终止上市。其中,4家公司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3家公司预计重大违法退市,4家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

还有17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其中,触及“营业收入+净利润”组合指标、净资产为负、审计意见类型触及*ST的分别有6家、9家和5家,3家公司同时触及多项情形。

另一方面,沪市主板公司各项风险呈现收敛态势。清欠解保方面,截至年末仍存在占用担保公司17家,较上年末减少13家,占用担保余额合计12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55%。股票质押方面,年内股票质押总市值减少3762亿元,下降22%,合计待偿还余额减少431亿元,下降6%;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80%的高比例质押公司家数年内继续减少约3成,存量仅占沪市公司总数的2%。

结合这样的市场生态,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实现新突破,2022年外资保持净流入。2022年末,沪市主板以沪港通、QFII、RQFII为代表的外资持仓规模达1.64万亿元,全年外资净买入合计约928亿元,外资增持公司数量达892家。另外,沪市主板公司拓展境外融资渠道。2022年,共有19家沪市主板公司合计发行海外债1621亿元;16家沪市主板公司披露发行GDR公告。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