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卫星激光通信企业「氦星光联」已完成第五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永徽资本领投,紫金港资本、创享投资、嘉兴黑盒以及老股东东证创新、杭州岙华联合投资。此前,公司已经获得真格基金、奇绩创坛、启迪之星、首业资本、中关村发展前沿基金等多家投资机构的数轮投资。本轮融资距上一轮仅6个月,反映了一级市场对该项目和技术的认可。
作为激光通信载荷提供商,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公司激光通信终端量产产线建设、新一代产品的研制创新以及商业合作关系的拓展;提升公司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和核心竞争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空间激光通信载荷产品以及卫星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
(相关资料图)
公司自制宣传图,图片来源:氦星光联
自2021年10月成立起,氦星光联专注于低功耗、小型化星载激光通信终端以及地面通信收发系统的研制,持续满足并不断引领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智能装备等不同领域应用需求。
截止2023年3月,氦星光联累计申请、获得的国家专利、软件著作超过30余项。2023年1月15日,自主研发的下一代高通量小型化通信单元搭载长征2号火箭在太原发射中心升空。根据2月16日下传的数据判读分析结果,用户确认通信单元和卫星配置的设备接口匹配,符合行业标准,传输数据内容完整正确,第一代产品“问天”成功。
对所有商业航天企业,在轨验证都是需要迈过的第一个坎。所有的地面测试,都只是一种模拟太空环境。只有到了真正的太空环境中,经受太空辐射的考验,完成功能的验证,才算真正拿到了航天事业的入场券。
通过了初代产品的在轨验证,氦星光联也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发展。高通量小型化通信单元成功实现验证,可以帮助氦星光联在现阶段获取一定的现金流,反哺到激光通信的前沿技术研发中,也给投资人更大的信心。面对短期、中期、长期发展,氦星光联也建立了丰富的产品矩阵。
公司产品矩阵图,图片来源:氦星光联
在36氪首发氦星光联的Pre-A轮融资时,就提到了卫星激光通信的优与劣。相较于传统卫星微波通信技术,卫星激光通信技术具有通信容量大、速率高、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激光通信的劣势在空地通信方面,会受到大气层的气候条件、空间环境温度变化、太阳等背景光的因素带来的外部干扰,因此卫星激光通信的稳定性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根据健一会科技研究报道,在我国,目前国内主要的研究院所以及脱胎于研究院所的创业公司,缺乏批量生产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经验和能力,批量调配、验证、测试等环节成为行业难点,导致国内的激光通信终端在商业航天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可能出现实验数据优异,但实际应用受阻的问题。因此,成本控制以及量产能力也是国内激光通信应用于商业航天的瓶颈之一,是推动卫星激光通信商业化的关键。
对于氦星光联,产品量产和激光产品星间通信的在轨验证,是最值得期待的两件事情。根据今年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3)的现场报道,卫星通信技术已成为全球焦点,市场需求旺盛。海外的企业市场目前主要兴趣在于卫星星间通信,如何更高效传递信息。星地激光通信由于技术的复杂程度和高昂的成本,当前海外的企业市场兴趣并不高,挪威Kongsberg Satellite Systems的总裁和SSC卫星管理服务总裁都对光通信的企业市场容量表示了一定的怀疑。对于商业航天而言,成本把控是不变的真理。
相比于全球其它市场,中国市场的保密性需求更高。鉴于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特殊的保密能力,政府机构一直是主要的需求方。因此,无论是星间激光通信还是星地通信,在中国都有一定容量的市场。如果氦星光联能把产品的成本降下来,并且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性,那么中国庞大的卫星星座市场,将给氦星光联的业务带来许多的想象力。
地球卫星(围绕地球进行周期性轨道运动)只是星间通信业务的一部分。如果把时间单位放到十年甚至百年来看,真正的市场来自于深空。无论是对月球、火星的探测,还是“流浪地球”,走出太阳系,星间通信都是必不可少的。就像小说《三体》描述的那样,通过太阳进行信号放大,将地球的信号传输到宇宙的每个角落。虽然这只是科幻小说,但也侧面反映了一点,在太空中的通信甚至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未来。而这点才是激光通信市场最大的想象力。